加入我们|安进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水的异变与解决措施,你知道吗?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1-29 13:47:00  阅读:40次
1、“老水”
水色大多呈铜绿色或暗绿色,较混蚀、较浓。浮游植物占绝对优势,但大多数是不易消化的种类。
原因:
主要是长期投饲施肥不加水,或加水不排老水,加水量只够补充蒸发消耗等原因造成的。
措施:
最好立即排除部分原池水,填补新鲜水后,施用调水“活水益生素”、“安进菌霸”或“红螺壮”等进行水质调节。
1.webp (1).jpg

2、“转水”
先兆是出现云块状水体,接着水色呈暗黑色或乳白色。水体混浊度大,短时间内会澄清透明,池塘下风处有较浓鱼腥味。
原因:
“转水”常常是因饲养管理工作的疏忽而引起的,如浮游植物的过量繁殖、营养盐类不足,遇阴雨天或光照不足,藻体便会大批死亡分解。
措施:
应立即排除部分原池水,开增氧机,添补新鲜水后,用“强氧底净”、“底源康”、“底改酵素”等底改剂配合“活水益生素”、“安进菌霸”或“红螺壮”等生物制剂同时进行泼洒,再施“安进肥霸”、“硅藻壮”、“肥源”等肥水产品。
3、水瘦的处理
施用“安进肥霸”、“硅藻壮”、“肥源”等肥水产品,同时配合使用“活水益生素”、“安进菌霸”或“红螺壮”等生物制剂。
措施:
若水体浮游动物过多,先用“混杀”杀灭浮游动物再施肥。
若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较高,则先用“亚硝净”、“解毒应激灵”等再施肥。
4、水肥的控制
颜色为浓绿、蓝绿或黑褐色表明水体较肥。
2.webp.jpg
措施:

①一般可换水或晴天上午于下风口泼洒调水益生菌类剂,以防因浮游植物缺氧死亡而水变。加量使用“强氧底净”+“高活性芽孢杆菌”。
②对于浮游植物较多的水体发生水变,要及时预防水变引发的缺氧、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当日增加增氧设备并全池泼洒“安进巨能氧”等进行调节,次日换入相邻鱼池较肥的池水,并使用肥水剂类。
③对于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的较肥水体,尤其是较小难以发现的轮虫,不及时杀灭时可能使水体一夜间变成白色。此类水变可先不间断施加“安进巨能氧”,次日清晨沿池塘四周泼洒“混杀”,并于隔天后上午使用“解毒应激灵”,而后增施“硅藻壮”+“安进菌霸”。
5、铜绿、红棕、浓黄色水

铜绿、红棕、浓黄色水是水体中微囊藻、甲藻、三毛金藻成为水体中优势种导致的,藻类释放毒素常导致鱼类死亡。
3.webp.jpg
措施:
①经常开增氧机,通过曝气散发有毒气体;
②人工打捞藻类及晴天上午于下风口多次泼洒“蓝酶”进行杀灭,再用“强氧底净”改良底质,有条件的可通过换水,将集中于下风处藻类排除,加注相邻鱼池水质较好的水;同时施用“藻毒分解素”。
③施肥用“红螺壮”+“安进育藻肥”同时使用。
6、红水
①主要是由于硅甲藻、多甲藻、裸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通常情况下无大碍,一旦天气突变易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产生藻毒素而致水体恶化,导致养殖对象中毒死亡。
4.webp.jpg
措施:
及时改良。在天气晴好时,先用“铂源盾-底盾”全池干撒,再用“铂源净”等泼洒,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1次,可用“安进肥霸”和“活水益生素”。
②团簇状淡红色,为水蚤等枝角类浮游动物繁殖过度所致,早上或傍晚较为明显。
7、黑水
当池水呈黑色,表明池中较多有机质未得到及时转化,如残饵、动物残体、排泄物、池底腐殖物等。这些物质腐败后,消耗大量溶氧,极易产生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水生动物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微生物侵染,甚至发生鱼泛塘现象。
5.webp.jpg

 
措施:
第1天和第2天施加“强氧底净”和“底改酵素”,有条件者在第2天分别再施用1次“鱼虾菌毒净”等含氯药物,氧化过多有机质,3天后,用“安进肥霸”+“聚能菌素”发酵液全池泼洒调水。
8、白浊水
当池水呈白浊色时,表明池塘有机耗氧物质过多,相对而言,将大型有机质分解为营养盐类的微生物较少,致使浮游植物得不到营养盐类而大量死亡,从而使池中物质循环被破坏,池水接近老化,且严重缺氧。这种池塘内的鱼一般在凌晨至天亮太阳升起前易浮头。
措施:
第1天施“强氧底净”配合“安进巨能氧”或“解毒应激灵”粉剂使有机质在絮凝后得到及时氧化,第2天全池用“红螺壮”、“安进菌霸”等,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水体物质循环,最后用生态肥水剂进行肥水。
9、灰白色水
水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数量较多,它们是鱼苗下塘的优质生物类饵料。在鱼类养殖的中后期,鱼池中已经不需要这些浮游动物。当这些浮游动物的繁殖达到较高密度时它们会与鱼类争氧,易引起鱼类浮头,同时还影响鱼类的正常摄食与生长。
措施:
在鱼池的四周用“混杀”将它们杀灭,第二天用“解毒应激灵”,随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施一些“安进肥霸”+“硅藻壮”来培肥水质。
10、臭水
由于池水腐殖质沉积,动物残体、残饵、粪便沉入池底后进行腐败分解,致使池塘底泥发黑、发臭,从而极易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极易对生活于中下层的水产动物造成威胁,如鲫鱼、草鱼、青鱼、螃蟹、虾类、鳜鱼等品种。情况严重时池塘中下层的水产动物常浮于中上层,不愿到正常生活水层。
措施:
如出现上述情况,每隔7-10天施用1次“强氧底净”和“红螺壮”、“活水益生素”等,以增加有益微生物,加速沉入池底的有机质或腐殖质的转化。若发现池塘出现底泥发黑、水发臭,立即采取换水措施,在换水后即施用“强氧底净”或“铂源盾-底盾”,第2天施用“活水益生素”、“聚能菌素”等来调节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