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感染弧菌而引起的排塘屡见不鲜,不少养殖户也是为此很操心,弧菌的危害性很大,一旦发现有弧菌,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可想而知,近期也是弧菌大面积爆发的时期,根据安进水产一线市场走访发现,不同弧菌会引起对虾不同的表现症状,因此,只有采取对症的处理方式才能快速控制弧菌!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不同弧菌它的表现症状有哪些,以及不同弧菌引起疾病的应对措施。
弧菌的概念
弧菌是一个伪概念,并不特指某一种细菌,准确来说是弧菌科和弧菌属。弧菌科有五个属,分别是弧菌属、气单胞属、邻单胞属、发光杆菌属和水栖菌属, 目前弧菌属共有37个种(变种),其中已明确有12个种具有致病性,包括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拟态弧菌、哈维氏弧菌等。弧菌是海洋环境中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该类细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因此成为海水环境的优势种群,常作为致病菌引起疾病的爆发流行。对虾养殖中常见的弧菌有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杀对虾弧菌、创伤弧菌及鳗弧菌;弧菌属细菌能引起对虾弧菌病,且目前仍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
不同弧菌表现症状及致病机理
1、鳗弧菌,革兰氏阴性菌,最适温度25℃,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5-11,盐度范围5‰-50‰,0%的淡水不生长,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1-2mm以上的黄色菌落。
表现症状:病虾活动力减弱,食欲下降,个体消瘦,头胸甲心区附近呈白色或浅桔红色,血淋巴液稀薄、混浊、不能凝固。因病虾步足、游泳肢及尾扇呈鲜红色。
鳗弧菌的致病机理:包括吸附、侵袭、体内增殖及产生毒素等步骤。鳗弧菌通过吸附并入侵鱼体的通道主要包括皮肤、鳃、侧线和肠道,目前已经发现毒力因子有鞭毛、铁捕获系统、外膜蛋白、蛋白酶和溶血素等。
2、溶藻弧菌,革兰氏阴性菌,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6-8.5,盐度范围5‰-50‰,0%的淡水不生长,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2-3mm以上的黄色菌落。
表现症状:溃疡,烂鳃;外观完整,全身性变红,肠胃空,肝胰腺微肿但颜色正常,头胸甲易剥离。
溶藻弧菌的致病机理:主要取决于宿主,宿主所在的环境,菌本身之间的关系,致病过程包括粘附、侵袭、体内增殖及产生毒素一系列过程。致病作用主要通过在其侵袭和增殖过程中对机体造成的细胞核组织损伤以及其代谢产物,毒素干扰和破坏机体的局部或全身的正常新陈代谢或机能而造成。
3、副溶血弧菌,又称嗜盐菌,是革兰氏阴性弧菌,在培养基上菌落呈现绿色。该菌在含2%-4%的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比较适宜,适宜的生长条件温度为30-37℃,酸碱度为7.4-8。淡水中存活一般不超过2天,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嗜盐菌20‰-30‰繁殖较快,5‰以下停止生长,能利用蔗糖和乳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2-3mm以上的蓝绿色菌落。
表现症状:患病对虾体色呈白浊微红,多数肝胰脏肿大,质地松软,颜色呈淡白或淡黄色,部分患病对虾的肝胰脏明显萎缩。对虾发病期间,通常在池塘水面缓慢游动或趴伏于池塘边坡上,失去食欲,空肠空胃。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极高,从发病少量到排塘,时间最短仅2-3天。
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理:
(1)副溶血弧菌产生溶血毒素。溶血毒素具有直接溶血性,可使对虾多种细胞发生溶血,溶解对虾血液、细胞致死;
(2)副溶血弧菌有肠毒素作用,造致对虾消化道组织损伤,回肠糜烂,胃粘膜炎,甚至肝胰脏、消化功能紊乱;
(3)副溶血弧菌产生脲酶,使对虾肠液积聚产生肠道积水,严重者可能出现拉白便现象;
(4)副溶血弧菌的胞外产物可使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生长速度慢,以致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
4、非01群霍乱弧菌,革兰氏阴性菌,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6-8.5,淡水及高盐度都能生长及繁殖,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2-3mm以上的黄色菌落。
表现症状:行动呆滞,时而浮头或在水面上翻滚;眼球肿胀,由黑变暗以至溃烂仅留眼柄,随着病情加重全身肌肉发白,一般在一周内死亡。
5、坎贝氏弧菌,革兰氏阴性菌,适温度15-35℃,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5-10,10‰-50‰繁殖较快,淡水及高盐度都能生长及繁殖,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0.5-2.0mm的绿色菌落。
表现症状:病虾活动力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对外界的惊扰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止吃食。个体消瘦,甲壳与肌肉间空隙大;头胸甲心区上方由原来的清色透明变为白色,后期变为淡桔红色,形状为三角形。主要的症状是附肢变红,游泳足早变红,以后步足及尾肢也呈鲜红色。
6、哈维氏弧菌,革兰氏阴性菌,适温度37℃,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5-9.5盐度范围20‰-30‰,0%的淡水不生长,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1-2mm以上的黄色菌落。
表现症状:发病初期,虾活动能力下降,沉伏底部,大多随水流翻滚,不摄食或摄食少,发病早期不发光,濒死时或死亡后会发出荧光。
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机理:主要包括吸附和侵入宿主组织,从宿主中摄取大量的铁元素,通过分泌溶血素、蛋白酶、磷脂酶及脂多糖损伤宿主的组织器官等。
致病条件
在池塘当中、对虾身体内潜藏着一定数量的弧菌,是不会影响到对虾的生长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弧菌才能演化成为致病菌。那么什么条件之下,弧菌才为致病菌呢?
一、水质不稳定、恶化、变差。池塘内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的生存。在优良水质的条件下,对虾是不容易发生弧菌病的。
二、温度是对虾生长必须关注的因素。对虾生长有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同样弧菌致病跟温度也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在24~30℃的水温情况下,对虾因为哈维氏弧菌病而死亡的数量,会因为温度的生高而升高。在温度大于32℃或者低于28℃,哈维氏弧菌的生长速度会放慢,因感染弧菌病而死亡的对虾死亡率都降低。温度不仅能弧菌的“黏附”对虾的能力,也影响其产生毒素的能力,可见温度,在养虾过程当中是多么的重要!
三、盐度。盐度是南美白对虾生长必须关注的重要指标,随着对虾养殖不断向内陆发展,淡水养虾不再是新鲜事了。但是淡水养虾或者高盐度地区的虾农需要注意,盐度也会成为弧菌生长的重要条件。一旦盐度变化过快,给对虾带来胁迫的时候,弧菌致病能力也增强。
所以,在淡化虾苗或者在养殖过程当中,不宜让池塘的盐度变化过快。
四、ph值变化过大。虾农都知道,每个池塘每天由于藻类都在进行着光合作用,早晚的ph值是不一样的,最佳的变化浮动在1以内为正常值。如果早晚ph值变化过大,会给对虾造成胁迫,弧率致病能力同样增强。
生物防治
1、使用“噬菌蛭弧菌冻干粉”,裂解弧菌;安进“噬菌蛭弧菌冻干粉”以无鞭毛端为先导,接触弧菌后以100转/秒转速迅速旋转,通过其细胞壁进入周质空间,然后使其膨胀成球状蛭弧体,即可快速完成繁殖并破裂弧菌胞体,释放到水中的新生蛭弧菌进入下一个循环。对副溶血弧菌(绿弧菌)、哈维氏弧菌(发光弧菌)有特效,可在使用前后通过弧菌测试剂盒检验证明;
对因弧菌引起的空肠空胃、肝胰腺萎缩、肠炎、白便等症状,可通过外泼、内服有效抑杀水体及虾体内的弧菌,使未染病虾保持健康,发病但仍吃料的虾逐渐恢复;对白斑综合症有明显效果。
使用“噬菌蛭弧菌冻干粉”48小时前后对比图
②“红螺壮”、“高活性芽孢杆菌”、“聚能菌素”等有益菌,通过对营养及生长环境的竞争抑制弧菌。
防治建议
1、药物防治
西药:目前,主要采取治疗革兰氏阴性菌的广谱性药物如“诺立康”、“弧菌净”、“血立止”等,这些药物对弧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容易产生抗药性,同时这些药物本身会增加养殖生物的消化系统的负荷。
中药:中药属于天然药物,具有抑菌杀菌的效果,并且无抗药性,同时还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这几年备受水产养户的推崇。研究发现,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对“白浊克星”、“白便白斑宁”、“出血烂鳃停”和“黄连康”等具有敏感性,同时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茵等4种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2、免疫防治
免疫刺激物的使用,如“酶益添”、“复合免疫多糖”和“免疫促长素”等具有激活酚氧化酶系统的作用。提高血细胞的吞噬性及消化和杀死外来入侵微生物的能力,从而提高虾的免疫力。
3、防治建议
①选好优质苗,避免苗体带来弧菌;
②勤开增氧机,提高溶解氧,连续阴雨天气可使用“安进巨能氧”、“氧复壮”等,辅助增氧,因弧菌多数属于厌氧型菌类;
③内服使用“噬菌蛭弧菌冻干粉”或“乳酸菌群”改变肠道pH,抑制弧菌繁殖;
④连续阴雨天气后,注意使用“解毒应激灵”解毒和“强氧底净”氧化杀灭弧菌,并注意及时追肥补菌保持水质稳定;
⑤脱壳前注意泼洒“酶益添”、“免疫促长素”和“复合免疫多糖”等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