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殖的发展,饲料的投喂量越来越大,大量残饵、养殖动物排泄物长期积累在养殖水体和底泥,导致养殖环境不断恶化、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是集约化养殖普遍存在的问题,亚硝酸盐长期超标存在,导致养殖动物血液载氧能力下降,对养殖动物造成很大的影响,轻者影响养殖动物生长重则导致养殖动物中毒死亡。因此,必须重视亚硝酸盐问题。可是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处理后容易反弹,令很多养殖户非常头疼。为什么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经常超标?为什么亚硝酸盐处理后容易反弹?如何有效控制亚硝酸盐?你必须了解以下原因!
一、亚硝酸盐的毒性和危害?
亚硝酸盐中毒后,养殖动物血液的携带氧的能力减弱,也就是说池水中的溶氧并不低,只是血液的携氧能力降低后,养殖动物利用不了溶氧,养殖动物容易形成类似缺氧的症状。例如虾类,常在池底死亡,死亡后又无明显症状,即“死底症”、“偷死症”、“冒底”等。在脱壳时,虾由于“缺氧”造成脱壳不遂而死亡。亚硝酸盐中毒的对虾外表症状有黑鳃、黄鳃、肝胰脏模糊不清,解剖后显微镜观察,鳃丝肿胀充水,甚至糜烂粘有污物,肝胰脏空泡甚至糜烂。鱼类亚硝酸盐慢性中毒症状不明显,一般肉眼很难看出,但亚硝酸盐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活;中毒较深的摄食量减少,活动力减弱,鱼体消瘦,体表无光泽。鱼类亚硝酸盐急性中毒,肉眼观察似缺氧浮头,往往伴随缺氧症状同时发生,鱼在整个池塘中不均匀分布,太阳出来后,症状也不会很快消失,严重的可造成大批量死亡,其死亡率可达90%以上。
二、你的水体亚硝酸盐为什么超标?
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是水体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养殖过程中水体积累大量的残余饲料、含氮肥料和鱼类排泄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氮,氨氮再进一步转化形成亚硝酸盐。也就是说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有残饵、鱼虾排泄物和含氮肥料三个来源,残饵和养殖动物排泄物是主要来源。残饵、鱼虾排泄物和含氮肥料经过分解产生有机态氮,通过氮化作用把有机氮转变成铵态氮。通过亚硝化作用可以把氨态氮转变为亚硝酸盐,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化作用是有亚硝化细菌及氨氧化细菌两个关键的共生菌群来实现的。
在缺氧的情况下,反硝化细菌可以通过反硝化作用把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增加亚硝酸盐的积累。在有氧的情况下,硝化细菌即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可以通过硝化作用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减少亚硝酸盐的积累。硝化过程是耗氧的,底层溶氧量非常重要,底泥硝化作用强度随底层溶解氧含量增加而增强。
因此,增加底部溶氧有利于降低亚硝酸盐含量。硝化细菌作用的最适pH是8.5,也就是底部pH值8.5有利于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pH值偏高会促进亚硝化作用,导致亚硝酸盐升高。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碳源和氮源,因此水体的C/N比也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当C/N比降低的时候,碳源相对不足,导致硝酸盐(氮源)积累会促进反硝化作用的进行导致亚硝酸盐升高。
通过上面氮循环的分析可以总结,水体溶氧不足、pH过高、碳源相对缺乏都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因此,想降低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要尽量增加水体尤其是底部的溶氧,适当补充碳源和控制水体pH值不要过高。水体亚硝酸盐主要来源是残饵和排泄物,因此,水体亚硝酸盐高是没有及时分解水体残饵和排泄物导致的。要想从根本上控制水体亚硝酸盐,就是要及时的利用有益菌分解水体残饵和排泄物等。
三、亚硝酸盐为何难降和处理后容易反弹?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降解亚硝酸盐的产品,
一种:氧化性改良;如过氧化氢、过碳酸钠、过氧化钙;
第二种:氧化还原性:如硫代硫酸钠;
第三种:吸附性改良:腐植酸钠、硫酸铝钾、聚合氯化铝等。
第四种:微生态菌种;
池塘亚硝酸盐主要产生于底部,因为残料、排泄物主要积聚在底部,底部相对溶氧又是低的,大量的残料、排泄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不断产生亚硝酸盐,通过水体对流进入水体。
氧化性是通过强氧化物把亚硝酸盐氧化掉;缺点用量小了作用不大,用量大了容易引起水生动物应激,破环水体藻相、菌相;还原性是短时间把亚硝酸盐还原成硝酸盐;吸附性主要是聚合水体中有毒物质,提高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间接降低亚硝酸盐;微生态法是利用微生态有益菌种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在水中增值占有空间,使亚硝酸盐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和氮气。缺点是费用大受天气影响等。
误区
一、亚硝酸盐防控的误区:
养殖户测出亚硝酸盐超标不顾一切的想迅速降解亚硝酸盐浓度,但事实亚硝酸盐浓度突变产生的应激比短时间亚盐浓度对鱼虾的危害要大得多。应采用缓降的措施比较安全。
二、盲目加大增氧剂的使用量
亚硝酸盐中毒并非是水体中溶氧不够,而是鱼虾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鱼虾血液中的溶解氧不足,出现缺氧症状,仅使用过量的增氧剂无法解决鱼虾血液缺氧的问题,反而大剂量化学增氧剂遇水反应放氧加剧了鱼虾的应激反应,还会破坏水体藻相菌相。
三、错误的大量使用絮凝剂和吸附剂
水质过于老化或暴雨过后水呈黄泥色透明度过低,适量的使用絮凝剂、吸附剂可以达到净水提高透明度增加水体光合作用的效果。如亚硝酸盐超标大量使用就会把亚盐浓缩聚集于池底使表层亚盐降低底层升高,鱼虾在这种环境生活就会慢性中毒偷死;倘若遇到极端天气暴雨就会上下水体急剧对流,引起反塘和病害爆发等情况。
四、过量滥用生态剂
生态剂一般指的是活菌数克含量多少亿个,施入水中能够马上适应水体环境复活,成优势种而与有毒有害物质竞争空间。有些菌种如硝化菌、反硝化菌本身就能利用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等。大部分有益菌都是好氧菌,如果用量过大水中氧不够用,容易引起缺氧浮头,菌种不纯不但没有效果还会污染水质。
防控预防
一、理化方法
清除池底淤泥,减少池中的有机物,同时定期换水,这是预防亚硝酸盐浓度过高的根本途径,但受实际条件所限,一般较少采用;另外,研究发现,高浓度的氯离子可降低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性,因此生产中一旦发现亚硝酸盐过高,可以采取全池泼洒“解毒应激灵”、“绿速消”、“鱼虾菌毒净”的方法来解毒。但要控制氯离子和亚硝酸盐的比率在6:1以上较好,过多的添加容易造成水质盐化;
在循环养殖系统中,较好的办法是在过滤系统接种活性污泥(用“亚硝速净”、“亚硝盐速降”、“红螺壮”、“聚能菌素”培养成的菌团);有的还原剂能将亚硝态氮还原为易挥发气体,但维持时间短,只适于亚硝酸盐中毒急救。
二、施用微生态制剂调节
当前使用的微生物制剂有“红螺壮”、“乳酸菌群”、“聚能菌素”等有益菌类,其作用机理是修复水体微生态环境,间接增加水体溶解氧,并使底质疏松透气,有利于有机质的完全分解,间接的促进硝化作用。
三、藻类净化
小球藻、小环藻等单细胞藻类对池塘水体的亚硝态氮除去率达88.1%,因此,当水体中亚硝酸盐超标时,可以使用“球藻壮”、“硅藻壮”等快速补充水体单细胞藻类,达到快速降解亚硝酸盐的作用。
在亚硝酸盐过高的危急情况下,首先“亚硝特攻”、“亚硝速净”、“亚硝净”、“底改酵素”和“安进巨能氧”快速吸附、络合、沉降、转化大量亚硝酸盐,然后再配合使用“亚硝盐速降”和“硅藻壮”等产品,快速疏通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通道,然后再通过单细胞藻类的合成代谢利用硝酸盐,尽而实现畅通无阻的氮循环,从根本上解除亚硝酸盐的积累超标问题。
总之,解决池塘亚硝酸盐超标问题,还是以预防为主,在投料期间定期使用颗粒微生态制剂,分解底部的残料、排泄物,可以很好的预防水体亚硝酸盐升高。养殖过程中注意水质、底质的科学调控,以微生态制剂调控为主;养殖过程要重视底部溶氧,底部是池塘水质问题的根源,充足的溶氧有利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转化。亚硝酸盐较高时先用化学降亚硝酸盐产品急救,之后用微生态制剂维护池塘的生态平衡,为养殖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养殖动物健康生长,提升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