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安进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养殖中后期,警惕池塘“返底”问题!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8-30 15:50:37  阅读:2次

养殖过程中随着饲料投喂量逐渐加大,水温升高,养殖动物的代谢活动加强,粪便以及残饵开始在塘底积累,再加上天气变化雨水不断,很多池塘因为泛底导致水质恶化,养殖动物也开始发病,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大面积死亡情况。

在水产养殖中,泛底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现象,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常见于夏秋季节,这主要归结于夏秋季节的养殖特点:投饵率高、粪便残饵多及天气易多变等,并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泛底。当池塘发生泛底后,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则会导致养殖水环境发生变化,如池塘水浑、缺氧、水质化学指标突然升高(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病菌大量滋生繁殖等,增加养殖对象发病几率。那么,造成池塘泛底的因素有哪些?若发生泛底现象该如何处理?
3.jpg
一、引发池塘泛底原因
1、暴雨导致泛底
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当遇到暴雨及连续降雨时,池塘表面张力的变化会使上下层水体流转混合,同时也会带来表层水温度下降,导致上下层水体发生对流现象。以上现象会把沉积在池底的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等有害物质带到水体中,导致水体浑浊,耗氧增加。
2、温度骤变
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因此当遇到昼夜温差大时,池塘上下层水交换受阻,易致水体分层。主要危害是上层水体溶氧无法顺畅进入池底,导致池底缺氧。这种情况多见于夏秋交换时节。
3、藻相单一,不稳定
池塘中的藻类过于单一。当秋季来临时光照时间逐渐减少,光照强度降低,藻类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导致水中溶氧分布不均匀,如果遇到天气突变很容易发生倒藻现象。
4、底质差
经过夏季长时间的饱和投喂,池底沉积了大量的残饵粪便,如果这期间底改工作不彻底、不及时的话,池底物质经微生物分解成大量的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容易造成中毒及应激反应。
5、增氧机搅动
池塘中的叶轮或涌浪式增氧机,打开时在搅动水体增氧的同时,也会让池底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中,在水体溶氧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促进有害物质的分解。当机械增氧不足以满足时,就很容易造成泛底现象。
4.jpg
二、泛底的危害
1、造成水体缺氧
当池塘出现泛底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底部的有害物质带到水体中,增加耗氧,造成池底缺氧。如果在夜间出现泛底,一旦增氧不及时,就有可能造成泛池现象,出现重大经济损失。
2、造成水体浑浊
泛底后,池塘中的有机质如果不做处理的话,不容易沉降,悬浮在水中,造成水体发浑、透明度低,水面有大量气泡等现象。如果是出现在小龙虾或河蟹养殖塘,可能会出现池塘中的水草挂脏等现象。
3、增加养殖对象发病几率
一旦池底有机质出现大量上浮时,生活在泥底中的大量有害病菌及有害化学物质(氨氮、亚硝酸盐)进入到水体,增加养殖对象的发病几率。
5.jpg
三、预防措施
以上所列出的关于引发泛底现象的原因及危害,从中可以看出只要在养殖过程中做好水质稳定、合理增氧、勤改底等主要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泛底现象的发生。
1、多增氧
在晴天的中午,开1-2个小时,此时池塘上层的溶解氧比较高,打开增氧机时既能将上层高溶氧的水打入到池塘底部,同时还可以将底部的残饵粪便、有机质等搅入水体,在高溶氧的条件下氧化分解,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此外,还要注意水体解毒抗应激,建议在天气变化前后,全池泼洒“解毒应激灵”搭配“复合vc应激灵”/“酯化vc应激灵”或“稳定型vc” /“包膜vc”等产品,有效解除水体中有害毒素。
2、勤改底
底泥中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残饵粪便、致病菌、寄生虫休眠卵等,定期使用改底药物,利用改底药物的氧化性,促进池塘底部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减少有机质的积累,降低泛底时的危害。如定期5-7天使用一次“金盾全能”/“底互卫”、“铂盾全能”/“铂源盾”或“高铁全能”/“底改倍特”改底,能够有效的促进池塘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解。
3、强营养
加强营养保健,定期使用“转苷灵”/“苷互渔”、“苷血通”/“苷解通”或“解独保苷素”/“保苷素”等产品拌料,达到保肝调理肠道增强营养吸收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同时降低养殖密度,投喂优质饲料,避免造成浪费和污染水体。
6.jpg
4、补充有益菌
池塘定期的补充菌种,可以净化池塘水质,减少池塘内有机质污染,促进池塘的氮循环,保证池塘水质、底质的稳定。如定期使用“安进菌霸”/“菌酶净”、“高活性芽孢杆菌”/“芽孢净”、“聚能菌素”/“菌倍特”等活菌产品,可以有效分解有机质及促进水体氮循环,大大降低池塘内的有机质污染。
5、出现返底时如何处理
当池塘出现水浑、缺氧浮头、水草挂脏现象时,可使用“水净全能”/“水净倍特”或“激活水净”/“激活倍净”,之后使用“金盾全能”/“底互卫”+“安进巨能氧”/“聚能氧”增氧改底,连续使用2次,可以有效增加池中溶氧并分解有机质,而后及时进行补肥补菌工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