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饲养过程中投饵施肥量大:池底沉积大量有机物及水生动物排泄物,细菌大量繁殖,尤其在夏秋季节水温高,沉积的有机物及水生动物排泄物、生物尸体急剧分解发酵,消耗水中大量氧气,因此容易造成缺氧。
2、夏秋季节气温高,天气多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会引起溶氧降低,同时养殖生物在高温时耗氧增多;另外夏秋季节容易遇到气压低、闷热、傍晚下雷阵雨、连绵阴雨突然转晴、久晴不雨突然转阴等天气变化,这些均会造成池塘缺氧。
3、光照不足:梅雨季节、大雾或池周有高大遮挡物,均会造成光照不足,池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强,溶氧减少。
4、水草过密:水生植物生长会消耗大量氧气。
5、放养密度不合理:很多养殖户一味追求高产量,放养常规品种远远超出正常放养量,螃蟹、鱼类和水中生物活动呼吸作用加大,耗氧量也加大。
6、水中轮虫多:容易耗氧,引起水质变化。
7、管理不到位:有些养殖户管理不善,容易造成水体藻相的变化或底质的恶化(如倒藻、泛底等)而导致水体缺氧。
要解决养殖水体溶氧不足状况,养殖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饲养管理:建议养殖塘口配备溶氧测定仪、常见增氧剂,经常检查水体溶氧含量。
缺氧浮头容易发生在早晨6点左右,在养殖季节特别是恶劣天气,要加强巡池,发现有缺氧征兆时,立即开启增氧机,加注新水、搅动池水或循环抽水,加大进水量,并拌沙遍洒“安进巨能氧(颗粒型或泡腾片剂)”来快速增氧,同时使用“底源康”、“水维康”等生物制剂改善水质,防止再次缺氧。
2、改善池塘生态条件:合理施肥,采用“水维康”等微生物制剂调节好水质,采用“强氧底净”、“底源康”等底质改良剂改好底质;适时加注新水,改善水质;水草过密,要人工割除;。
3、延长增氧时间:在生长旺季增氧机开机时间由每天2-3小时延长到5小时以上,增加水中溶氧,清除水中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一般晴天中午开,阴雨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机,傍晚不开机,缺氧早开机。
4、合理放养、控制投喂量:养殖户要科学放养,合理利用水体溶氧。鱼虾蟹类饱食情况下耗氧量大,当虾蟹有缺氧预兆时,应停止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