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份后,天气特点是气温一般仍然很高,天气多变,带来了水质变化多,较难控制,同时由于前段时间长期高温,对鱼、虾蟹的抗病力有影响,因此,现阶段是病害多发,且种类多,易缺氧,造成的损失往往超过前期。
根据这些特点,养殖淡水鱼类养殖户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抓好管理工作:
1、水质调节是重点。到目前为止,饲料投喂已经占到全年的一半,塘内饲料残饵、鱼类的排泄物等有机物已经很多,水质质量一般很差,透明低,对鱼的生长很不利。一些塘口鱼病特别是鲫鱼暴发性出血病仍然严重,并且不易治疗,主要原因就是水质没有控制好,出血病发生的规律:前期饲料投喂过多,鱼摄食过多暴长,体质下降;
2、水质差,氨氮和亚硝酸盐过多,是直接诱发该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水质好的池塘,出血病少,且容易治理。
因此,防病治病首先需要从水质的改善上入手,鱼池经常换水,多开增氧机。(晴朗无风天气,白天必须开机,提前增氧)。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预防缺氧死鱼。
由于目前塘内载鱼量比以前大,晴天转阴天持续时间长的情况比以前多,缺氧的可能性大,各个养殖户在做好水质调节的前提下,注意天气变化,出现无风阴天,后半夜一般有缺氧现象,第二、第三天仍是阴天无风,如果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必定会大面积严重缺氧,各个养殖户需要做好每天天气记录,一旦遇到明天要格外重视,只要措施得当,完全可以避免缺氧死鱼现象。
3.加强一龄鱼种的虫病防治。鱼种养殖阶段,体表和鳃往往有大量小型寄生虫,被养殖户忽视,是一些鱼种池塘年终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每月需要进行一次杀虫工作,根据池塘内养殖品种,选择内服或外服均可以。
8月份由于气温炎热,水温高,水中的生物都处于快速生长期,特别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更是旺盛,因此细菌病是这段时间的主要病害,那么虾蟹养殖户应该从以下这些情况来着手预防,顺利渡过8月养殖难关:
1、八月是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快速期,投料相对增多,鱼虾蟹摄食旺盛,胃口大开,吃得多,因此代谢性疾病和肠胃问题引起肝胆综合症、肠炎等是这段时间的主要病害;
2、由于水温高,水中藻类生长旺盛,水体上层溶氧过饱和,但水体下层溶氧却经常处于不足状态,主要是由于热分层以及底层微生物的大量耗氧,以及肥料、残饵与粪便增多,导致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积累,引起缺氧、中毒现象发生,也是这段时间的主要病害;
3、也是蓝藻等有害藻易爆发的季节,藻细胞不易被养殖动物消化吸收,而且其死亡释放的藻毒素又会导致中毒现象的出现;
4.许多养殖户会经常使用消毒剂、除藻剂、杀苔剂等来防治疾病,使用不当会使药物残留积累,导致养殖鱼虾蟹的肝胆解毒负担增重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病害。
针对以上8月虾蟹养殖常出现问题,我们分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1、降低水温,增加溶氧,尤其是底层溶氧。
2、勤改底,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积累。
3、控制饲料投喂量,减少水体毒素积累。
4、提高养殖鱼虾蟹的免疫力,增强其抗应激能力。
八月份温度起伏比较大,对水环境因素影响极大,各地区将常常出现闷热、阴雨天气,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应及时加强养殖科学管理。为了减少养殖户不必要的损失,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防应激:连续的闷热、阴天,再加阴雨,很容易使水产品产生应激反应。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的“酶益添”增加机体应变能力。
防缺氧:连日不见阳光,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有益藻类大量死亡、腐烂、分解,导致水体缺氧,应及时使用“安进巨能氧”增加水体溶解氧,并且配合人工增氧机增氧来维持水产品的正常生长。另外,在饵料投喂上,也要及时调整。
防病害:闷热天气易滋生细菌,淡水鱼易寄生虫也大量繁殖,应防治结合,使用一些刺激性较低的杀虫剂和消毒剂,以减少水产品对药物的不适应。
勤底改:经常使用“强氧底净”底改产品改底,特别生物底改“底源康”能有效改善底质,防止底质恶化造成底层缺氧。
重调水:先泼洒“解毒应激灵”解毒,然后使用微生物菌剂特别是“聚能菌素”全池泼洒,能快速稳定养殖水体的菌相和藻相,保持水质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