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3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5日至28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先后出现4~6级风,阵风7~9级;气温下降6~10℃,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以上。28日早晨,河北中北部、北京大部、山西大部等地最低气温将降至0℃或以下;29日,黄淮、江淮、江汉和江南大部最低气温4~9℃。
25日08时至27日08时,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先后有4~6级风,阵风7~9级,上述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6~10℃,内蒙古中东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吉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以上;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甘肃中西部偏北地区、宁夏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局地有沙尘暴。
初春出现的这种温度骤降、前春暖、后春寒的现象俗称“倒春寒”,会给水产养殖带来较大影响。
低温多雨
开春气温尚低,降雨增多,首要任务是防寒防雨:加高水位,保持在2米以上,加固塘基,提高池塘保水能力;经常检修防寒棚,气温回升后或中午前后可揭开棚盖,以利通风透气增加溶氧;于上风处搭防风障,防止冷风直接吹袭池塘;围养水葫芦,阻止塘水上下对流,推迟塘底降温的时间。
低温时不宜捕鱼,网捕时鱼群被迫剧烈活动,增加其体力消耗,加快其体质下降;有些品种的鱼如罗非鱼会于水底集群以相互取暖,捕鱼时会使鱼群受惊散开,造成冻伤。
寒潮天气雨水比塘水温度低且偏酸性,故要在鱼塘的四周挖一条深0.5米、宽0.7米的排水沟,方便及时排除雨水,防止塘内温度和酸碱度进一步降低。
病害增多
入冬时水温下降,致病菌的致病性降低,鱼病减少,养殖户减少或不再采取防病措施,致使致病菌存活于鱼体内或水体中。越冬期间致病菌长时间慢速繁殖,并在入春后水温回升期繁殖速度加快,数量陡增,致病力增强,危害增加,再加上越冬后鱼体体质下降,鱼病发生增多。
近期气候不稳定雨量增多,淡水养殖鱼类的水霉病、爱德华氏病和纤毛虫病等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将会升高,要对越冬池实行杀菌消毒。
常用药物和使用浓度分别为:“水霉净”0.15ppm,“铂立康”0.1ppm,“安洁”0.5ppm等。
针对锚头鳋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是:“混杀”或“鱼虫清”0.1ppm兑水稀释2000倍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3次。
水质突变
春季低温阴雨和忽冷忽热的天气导致池塘内的藻类大量死亡,水体溶氧减少,水中有益菌群活性降低,水色变黑。水质的恶化造成塘鱼浮头,甚至死亡。遇到上述情况应及时换新水(换水15-35厘米为佳),并将“解毒应激灵”粉剂1ppm兑水稀释后全池泼洒,以净水解毒、凝集悬浮物和适当平衡酸碱性,改善水质。水温较低时要适当加大用量并使用“安进巨能氧”给水体增氧。
另一方面,浮游植物的生长跟不上浮游动物的繁殖速度,被大量吃掉,致使原来青褐色的塘水变清变透。
其对策是:及时注入新水或施用“安进巨能氧”,以增加水中溶氧;同时全池泼洒0.1ppm的“混杀”适当控制浮游动物的繁殖速度;同时追施“硅藻壮”+“安进肥霸”+“球藻壮”等产品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繁殖。
除以上措施外,还要注意随气温变化适时、适量投饵,并添加“酶益添”、“黄连康”、“复合免疫多糖”等免疫增强剂和定期投喂药饵,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御寒能力。此外,要及时捞出冻伤、冻死的鱼防止水质被污染。
春天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肥水,而且很多时候都需要在低温期进行肥水,但早春肥水难是出了名的,早春肥水为什么会那么难?通常我们说的肥水,指的就是水体藻类的丰度,即藻类的种类和数量。所以,要想肥水,那就要从藻类的生长和繁殖说起,藻类的生长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藻种、光照和营养,当这3种因素同时满足时,藻类才能生长和繁殖。
1、藻种
虽然藻类可以无性繁殖,但是必须要有藻种才行。由于初春伊始很多池塘清塘了,缺乏一定数量的藻种,加上水温低,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度弱,导致藻类自然生长繁殖速度慢,表现为水体透明度高,水质清瘦,水体溶解氧低等问题。
所以说清塘是把双刃剑,清塘药用量少了达不到效果,用量多了又会导致藻源藻种的缺乏,在春天肥水的时候事倍功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好的水源,可以及时引有藻相进塘补充,也可以一开始的时候,用带有有益藻种的生物肥“硅藻壮”、“肥源”、“肥水专家”等来施用,效果显著。
2、光照
藻类又称为“浮游植物”,是含有叶绿素的,其生长和繁殖也是需要光照的,白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晚上则消耗氧气。
春季气温较低,且气候不稳定,早春三四月份的光照本身就相对弱,湖北每年从开春到4月都多雨,藻类繁殖所需光照强度与时长都不充足。华中地区越冬停食早,随着开春水温逐渐提高达到吃食鱼开口温度后,投喂操作容易造成鱼闹食,水体浑浊导致藻类对光照的利用效率低,藻类的光合作用直接受到影响,非常不利于藻类的生长。所以养殖户在肥水之前,最好是查天气预报后,能有二天连续晴天,再进行肥水。
3、营养
①基肥不足
藻类所需的营养主要是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华中地区前期投喂量较少,水体可转化利用的营养盐少,缺少外源营养输入,池塘基础肥力低。
②肥料选择
部分客户对渔肥认识不足,无机肥肥水价格低廉,虽然起肥快,但肥效往往持续时间短,且使用不当容易对养殖生物造成刺激,影响生长。
有机肥类中大多数属于大分子有机物,但这种大分子有机物是需要芽孢杆菌等细菌的分解才能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从而供藻类吸收利用的。早春温度低,细菌的分解能力弱,所以这个时候大分子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就很低。这个时候,即使补了很多肥,但是藻类仍旧长的慢,有可能水没有肥起来,反而因有机质过多而氨氮升高、水体发黑。
③施肥方式
现溶现用的施肥方式导致肥分释放不充分,影响肥效。
解决思路:
①主用“硅藻壮”、“肥源”、“安进肥霸”等氨基酸类肥料,让藻类直接吸收利用,辅助补充生态平衡肥,延长藻类生长周期;
② 泡肥操作。还有个肥水难的问题可能不少朋友会忽略掉,重金属超标或者pH值过高过低,都会导致肥水困难。重金属超标,经常是出现在工业化污染高的江湖河水源地带,举个例子,苏北,苏南地区有些地方的自然水源就是铁严重超标,这些沟湖抽出来的水,接触的时候稍为长一点,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就可以看到一层铁锈在水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塘口铁锈水色的成因。
浓度过高,导致藻类不能维持胞内和大环境之间渗透压的平衡,而导致藻类死亡,没法繁殖起来。养殖户如果发现塘口水体pH值过高,得去分析原因,看是否是盐碱地,还是因为使用石灰或其他其他东西消毒时而引起的或是塘口水质本来就PH偏高。
若水质pH值过低,原因可能是淤泥太厚,改造底层土壤不彻底,一般都会出现塘泛酸,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找到了肥水难的原因在哪里,再找到正规产品针对性肥水,一般来说就会比较顺利的,当然了,每个地方的养殖环境差别比较大,再加上天气多变,养殖户要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不能盲目照搬过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