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安进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急!水产养殖高温杀手频现!危机四伏,科学防控看这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6-30 15:17:48  阅读:6次

 蓝藻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很强的藻类。蓝藻一般发生在高温季节、有强光照,富营养水体,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蓝藻大多浮在水体表层,隔离"水—气"界面,正因如此,它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多,能充分利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必然导致水体中碳源缺乏,其它藻类如绿藻和硅藻因缺碳而不能生长,蓝藻就因此形成优势种群而泛滥成灾。

一、蓝藻的特征
蓝藻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温度。蓝藻繁殖时对温度敏感,水温在17℃以下时,一般不会大量发生,或者不会对养殖动物构成危害。当水温上升到28℃时,蓝藻很容易形成优势种群而大量爆发,同时,池塘里的其他有益藻类不丰富,与蓝藻竞争的有益藻数量少,让蓝藻成为优势种,也会导致大规模爆发。
15.png
蓝藻的伪空泡
蓝藻有一个特点,它具有伪空泡(气囊)。蓝藻可以改变膨压,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情况下,它利用伪空泡改变膨压强度,可以聚集在水体表层。白天,蓝藻漂浮于池塘表面,跟其它藻类竞争光线,争二氧化碳和营养。晚上,如果池塘严重缺氧,底部环境很差,它也可以不沉底,不下沉同时也表明水中缺氧需要注意。
蓝藻生长期大概为30天,养殖户只要能熬过30天,蓝藻会自已灭亡,它的整个生命周期可分三个阶段: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16.png
生长期的蓝藻,如果我们用手感觉池塘的水,会发现水质比以前滑多了。原因是池塘底部环境变差,所产生有机代谢物跟随二氧化碳气体飘到水面上来了。
稳定期的蓝藻大量出现,在有风或者开增氧机的情况下,水面会呈鲜亮的绿色,这是和老化水的一个区分点,水的透明度极低。
衰亡期的蓝藻水体水色有些发黑,水的颜色不再显现鲜亮的绿色,在有风或者开增氧机的情况下,水体表面有些发暗,这是与蓝藻高峰期的最大区别。
当蓝藻正常繁殖(初始)时不会造成危害,比如初始时的蓝藻还是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优良饵料。但在蓝藻老化死亡的时候,蓝藻胞体破裂将释放毒素污染水体。在蓝藻大量死亡时,会产生藻毒素、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败坏养殖水体,还会散发出腥臭味,因此,蓝藻真正的危害,是在蓝藻死亡的阶段,而不是蓝藻的生长过程。
二、蓝藻主要危害:
1、造成缺氧浮头甚至死亡。
当养殖水体中的蓝藻爆发,首先严重抑制了其他藻类因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其次,阻隔了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养殖水体,因而导致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养殖水体处于长时间缺氧或者亚缺氧状态,使养殖水体持续恶化,直接毒害养殖动物。
2、pH值升高。
蓝藻具有伪空泡,能够使蓝藻控制浮力,让其在更加适合的光合条件下快速繁殖,光合作用强烈,引起水体的pH值急剧升,甚至高达到9.5以上,养殖动物长期生长在这种水体中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生长速度放缓。鱼苗和虾苗在这种水体里成活率会很低。
3、过度繁殖抑制其他藻类的繁殖。
当养殖水体中的蓝藻形成绝对优势种群时,蓝藻的过度增殖加剧了养殖水体通风及光照条件的持续恶化。抑制了养殖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阻碍了其他藻类的光合作用。使养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浮游藻类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死亡,致使养殖水体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
4、藻毒素中毒慢料甚至致死。
蓝藻大量死亡时会产生蓝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败坏养殖水体,直接危害养殖动物。另外,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有机质,散发腥臭味,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滋生。其中大部分化能异养细菌对水产养殖动物来说并不是有益菌,而是致病菌从而进一步导致感染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17.png
三、传统意义上蓝藻爆发的原因
1、高pH值。
2、水体富营养化。
3、高温天气,强光照。
4、倒藻、藻类少,水体藻相不均衡。
5、水体氮、磷、钾比例失衡。
四、蓝藻爆发的原因探索
经过安进·互渔技术人员在一线大量池塘验证,蓝藻的爆发多发生于总碱度低、硬度低的池塘!
1、总碱度的作用探讨
水体总碱度主要和水体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密切相关。而水体中二氧化碳的电离平衡关系如下:
CO2+H2O⇌H2CO3
H2CO3⇌H++HCO3-
HCO3-⇌H++CO32-
当碱度中碳酸根和碳酸氢根随着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平衡左移时总碱度降低,总碱度低的本质就是水体中可利用的二氧化碳就少,藻类的生长受到影响。但是蓝藻可以利用水体碳酸氢根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
2、碱度和藻类光合作用效率关系
18.png
藻类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总碱度的关系表
随着总碱度的升高藻类光合左右的效率升高,而总碱度低会抑制藻类的生长,但是对蓝藻影响较小。
3、钙离子是藻类生长的必须物质
钙离子能够很好的将水体多余的二氧化碳储存起来,等到藻类需要用时再释放出二氧化碳,钙离子是二氧化碳的储存仓库。硬度过低也会导致水体的水体中二价阳离子少,不利于藻类的生长。
 蓝藻爆发后的处理方案 
1、物理处理方法:
晴天上午,全塘干洒面粉,用量为3-5斤/亩水面,然后将面粉和蓝藻的结块后形成的团状物用捞网人工捞除。
晴天上午更换一部分表层水。
蓝藻的爆发终究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物理办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所以处理后应当尽快调理水质,使其它藻类繁殖起来,不然容易再次爆发蓝藻。
2、化学消杀方法:
化学消杀法主要是指利用一些能够杀藻的消杀类产品,如二氧化氯、强氯精、硫酸铜、漂白粉、以及一些市面上销售的蓝藻分解类产品。
这类方法的原理是将养殖池塘内的藻类杀灭,在杀灭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全部杀灭之后,养殖水体当中的溶氧的来源匮乏,加上死亡的藻类分解,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体容易陷入缺氧的困境。
二是藻类大量分解产生的藻毒素,会对养殖生物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是中毒,因此,在使用化学消杀法来处理蓝藻时,不建议一次使用大剂量的化学药品进行全池泼洒,建议少量多次地使用杀藻产品在下风处藻类聚集的地方进行局部杀藻。
建议使用“抑蓝净颤”/“蓝倍净”晴天上午对全塘或局部区域进行泼洒(前提保证水体的溶氧),搭配食盐使用效果更佳,之后使用“藻毒分解素”或“藻灵盾”或“藻毒全能”/“藻毒倍净”对水体进行解毒,再使用“金盾全能”/“底互卫”或“高铁全能”/“底改倍特”改底,分解底部残留的死藻碎屑转化成营养盐供藻类吸收利用。
19.jpg
因为有蓝藻的池塘水体总碱度会降低,因此后续根据水体情况适时提高水体总碱度,同时使用“球藻壮”/“绿肽肥”+“高活性芽孢杆菌”/“芽孢净”或“安进菌霸”/“菌酶净”进行培藻处理。
3、生物竞争方法
蓝藻与一种或一类细菌在对生存环境上的营养元素的利用上存在竞争关系,根据此情况可以使用“蓝颤”/“蓝净”对水体的蓝藻进行分解(“蓝颤”/“蓝净”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酶,靶向分解蓝藻细胞壁导致胞内物质溶出而死亡),之后全塘使用“聚能菌素”/“菌倍特”、“乳酸菌群”/“乳酸净”、“高活性芽孢杆菌”/“芽孢净”搭配“红螺壮”/“光肽肥”和红糖进行生态占位,一旦有益菌占了优势,蓝藻就会死亡,并且被有益菌在有氧环境下分解掉,不会产生蓝藻毒素,不会对水体和养殖动物产生负面影响。采用此方法如果不出现蓝藻大量死亡,不用给水体解毒和改底,用有益菌处理蓝藻,有益菌需要活化,要与蓝藻共生的细菌竞争,这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见效会比较慢。但在整个过程中水环境不会产生剧烈变化,变化是缓慢的、温和的,养殖动物不会应激或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