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安进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池塘倒藻危害大!正确防控才是关键!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7-25 10:10:32  阅读:5次

 “倒藻”主要是指由于天气突变「台风,暴雨等」或养殖管理不当,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造成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突然变清、变浊、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在我们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尤其是到了温度比较高的夏季,经常会遇到在一夜暴雨过后池塘的水色突然变清的情况,很多养殖户朋友对于这种现象束手无策,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倒藻现象。

发生“倒藻”时,第一溶解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使pH值迅速下降;第二大量的死藻分解,会加大耗氧外,还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的物质;第三水生的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反过来会抑制藻类的生长。“倒藻”的表现是大量的死藻、浮膜飘浮在水面,水色变成“黑色或黄浊色、白浊色”,没有藻类的颜色。
1.png
一、倒藻发生的原因: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藻类都有一个生长周期,繁殖过旺就会出现老化死亡现象,新老交替原本属正常现象,但大量的藻类死亡,会对养殖对象造成危害,让养殖户头疼不已,要想根治必须清楚的知道倒藻发生的原因。
1、天气突变
低压闷热天、南转北风天、暴雨、寒潮等恶劣气候,温度、气压、溶氧、pH值会随着天气突变而骤变,藻类适宜的生存环境突然改变,有些藻类不能适应环境突变而大量死亡,引起倒藻。
2、人为管理不当
高温时肥水过度,换水添水的时间、量不对,换水添水后未及时追肥等都会造成微生物失衡,从而引发倒藻。另外,过量使用含氯消毒剂、杀藻杀草剂、杀虫剂、重金属盐类等也会造成转水倒藻。
3、藻相单一
池塘中某些藻类,如蓝藻、裸甲藻等对生活环境和营养要求都不高,易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并大量繁殖,同时抑制其他常规藻类生长和繁殖。物极必衰,一旦占优势种群的藻类生长达到顶峰便会老化死亡,造成倒藻。
2.jpg
4、底部环境差
藻类除利用二氧化碳外,尚需要无机氮化合物供给氮素以合成藻体蛋白质,此外还需磷、硫、镁等,一般以氮与磷的需求量为多。
池塘如果没有定期改底,或常用易造成底泥板结的产品(氯制剂、四羟甲基硫酸磷、大苏打等),或使用了只是通过物理沉降而将大量有机物和有害物沉积在底部的净水产品(沸石粉、聚合铝/铁、聚丙烯酰胺等),容易出现底部水质发粘和底泥板结、发黑的现象,这样的底部环境极易造成倒藻的问题。
因为这样的底部沉积了过量的有机物,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会大大增加耗氧,导致底部溶氧较差,从而抑制好氧菌促进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好氧菌的减少,使大分子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短链有机物不能进一步被氧化分解为可直接被藻类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从而导致藻类失去生长必需的营养来源而大量死亡。同时,厌氧菌的增加会促使原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原生动物对藻类的大量摄食也会导致藻类减少。高温天气易引起倒藻。
二、倒藻时水体变化
发生倒藻时,水体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短时间内会发生很大变化。其具体表现如下:
1、溶解氧降低
倒藻发生时,一方面,水中少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藻类;另一方面,大量死藻被氧化分解也会消耗大量溶氧。这两者造成池塘溶氧急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导致pH值迅速下降,一般会在7.5以下。
2、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
由于藻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死亡之后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氨化反应生成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游离氨通过硝化反应先被氧化成亚硝酸,再进一步被氧化成硝酸。但是,溶氧不足时,第二步的硝化反应就会受阻难以进行,最终导致亚硝酸根离子大量积累。阴雨天、光照不足的天气更明显。
3.jpg
3、水体变浑浊
藻类不足无法沉降水中悬浮物,如微尘、有机碎屑、粪便、死藻、腐生蛋白等,水体容易出现浑浊现象。
4、底栖青苔滋生
倒藻后水体透明度变大,蟹塘等水浅的池塘底部在高温天气容易滋生青苔。由此可见,倒藻后,这些环境的变化会给水生动物带来的危害也是可想而知的。
三、如何有效预防“倒藻”?
1、加强日常巡塘次数,随时关注水体变化并定期监测池塘各项水质指标。
2、时刻关注天气预报,谨防由于连续高温、暴雨等天气突变造成的倒藻现象。
3、水体透明度变差,水体开始浑浊,都是倒藻出现的前奏。可通过定期加注新水,使用“安进菌霸”/“菌酶净”、“水维康”或“高活性芽孢杆菌”/“芽孢净”等微生物制剂调水,配合“安进肥霸”/“铂肥源”+“球藻壮”/“绿肽肥”,促进藻类的繁殖,以调节藻相;
4、多开叶轮式增氧机或使用“安进激活”/“互渔激活”、“激活水净”/“激活倍净”,避免养殖水体分层。
5、台风、暴雨等来临前倒藻的预防:可提前3-4天的补菌补肥,防止倒藻,主要是补充藻类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如:“安进肥霸”/“铂肥源”、“安进肥源”等。台风来临需要保证池塘夜间溶氧的充足,保证夜间藻类呼吸作用的溶氧,防止因夜间溶氧过低,影响藻类的呼吸作用发生倒藻,可以通过加开增氧机和使用“安进巨能氧”/“聚能氧”、“养水激活颗粒”/“双氧底互”等化学增氧剂进行增氧操作。
池塘发生倒藻后,不仅要注重解毒调水,更要关注底质改良。
1、首先,使用“藻毒分解素”/“藻灵盾”或“藻毒全能”/“藻毒倍净”搭配“复合vc应激灵”/“酯化vc应激灵”进行解毒和抗应激处理。为了避免水体缺氧,需要加开增氧机,晚上使用“金盾全能”/“底互卫”+“安进巨能氧”/“聚能氧”进行改底。
2、第二天进行培水,使用“高活性芽孢杆菌”/“芽孢净”、“菌酶双效”/“菌酶净”、“菌酶全能”/“底互硫净”或“水维康”进一步分解池塘残留有机质(注意增氧)。
3、第三天使用“”球藻壮”/“绿肽肥”+“安进肥霸”/“铂肥源”进行肥水,于晴天上午9-10点全池泼洒,当天下午即可观察到水开始慢慢开始变绿,通常3天左右水色转好藻类生长繁殖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