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养殖朋友们对硫化氢非常关注,尤其是进入高温期以后,池塘容易出现硫化氢中毒的现象。硫化氢属于剧毒物质,跟氨氮、亚硝酸盐有所不同,硫化氢的毒性比氨氮、亚硝酸盐更强。一旦塘里出现硫化氢超标,就会造成河蟹出现大批量的损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接下来我们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去分析硫化氢:①硫化氢产生的条件;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硫化氢中毒的现象;③硫化氢的预防;④当塘里出现硫化氢中毒,应该怎么处理?
在分析硫化氢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以下两方面:(1)硫化氢的检测,一定要记得连底泥带水进行检测。因为硫化氢主要存在于水体的底层也就是底泥的表层,而水体里面的硫化氢含量很低,单纯测水是很难测到硫化氢的,所以如果你想要检测塘里的硫化氢,最好连底泥带水灌满一瓶到安进·互渔技术服务中心进行检测。(2)硫化氢的毒性,主要跟硫化氢的含量、水温以及pH值有一定的关系。①硫化氢的毒性跟硫化氢的含量高低有一定的关系。硫化氢含量高,毒性就强,含量低,毒性就弱。②硫化氢跟池塘水温、底温有很大的关系。水温越高,硫化氢的毒性会越强。③硫化氢的毒性跟池塘的pH值有一定的关系。硫化氢溶于水会形成一种弱酸,当水体 pH值越低,硫化氢的含量会越高,毒性越强。
一、硫化氢产生的条件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塘里容易产生硫化氢?①塘里含有一定的含硫物质(含硫的蛋白、硫酸根离子等),然后通过各种物质循环转化成硫化氢。比如河蟹池塘大量投喂冰鲜鱼,吃不完就会有冰鲜鱼残余,可能还有饲料、豆饼、玉米残余,这些里面含有一定的含硫蛋白质,会给池塘提供含硫的物质。②在缺氧的条件下,含硫的物质会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成硫化氢。
所以硫化氢产生的条件,一是塘里有一定的含硫物质,二是缺氧。纵观水产养殖池塘,池塘里面肯定存在含硫物质,所以真正决定硫化氢是否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溶氧。当塘里溶氧低了,出现缺氧或者严重缺氧的情况,硫化氢就会逐渐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鱼虾蟹就会出现硫化氢中毒的现象。
二、哪些塘口容易出现硫化氢中毒
1、草少或者没有草的塘口,容易出现河蟹硫化氢中毒的现象。河蟹属于底栖动物,一般生长在底层,如果塘里没有草,河蟹基本都在底泥上面待着。前面提到塘里硫化氢一般存在于底泥,如果塘底的底质不好,比如淤泥特别厚或者改底频率跟不上,底泥里面的硫化氢含量可能会偏高,河蟹长期趴在底泥上面,就容易出现硫化氢中毒或者慢性中毒的现象。
2、有些塘口进行杀蓝藻,大量蓝藻死亡以后,底层可能会缺氧,缺氧很容易造成池底的硫化氢超标,导致虾蟹硫化氢中毒。近期温度比较高,池塘溶氧比较低,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杀蓝藻,要慎重考虑。因为一旦杀不好,就会造成虾蟹大量损伤,给河蟹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当塘里草烂或者青苔烂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河蟹出现硫化氢中毒的现象。当水草或青苔大量腐烂了以后,一方面会造成池塘容易缺氧,另一方面烂草烂青苔会给塘里提供更多的含硫物质,容易造成池塘硫化氢含量升高,导致河蟹硫化氢中毒。
4、池塘返底。当高温、溶氧比较低的时候,池塘返底可能会造成河蟹出现硫化氢中毒的现象。池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返底?温差大、风大或者是突然降雨的时候,都易出现返底。当池塘出现返底以后,底泥里面的硫化氢就会返到水体里面来,造成河蟹出现硫化氢中毒的现象。
5、倒藻。倒藻一方面会造成池塘缺氧,另一方面藻类死亡了以后,会给池塘提供更多的含硫物质,容易造成硫化氢升高。与前面提到的杀蓝藻类似,其实杀蓝藻就是一种人为的倒藻,杀蓝藻药越好用,人为倒藻的效果越明显,池塘缺氧越严重。
总结来看,以上5种情况都满足了硫化氢产生的条件,一是给池塘提供了含硫的物质,二是给池塘提供了缺氧的条件,造成河蟹出现硫化氢中毒的现象。
三、硫化氢的预防方法
硫化氢属于剧毒物质,一旦塘里硫化氢超标以后,会给养殖动物带来很大的伤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硫化氢重在预防。
1、定期改底,经常增底氧(“金盾全能”/“底互卫”或“高铁全能”/“底改倍特”搭配“安进巨能氧”/“聚能氧”或“养水激活颗粒”/“双氧底互”)。硫化氢主要存在于池塘底部,所以增底氧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好的改底产品很重要,好的改底产品:①可以分解氧化残饵粪便等垃圾,减少耗氧,减少池塘返底;②可以氧化一部分有毒有害物质,比如硫化氢、亚硝酸盐等;③还可以疏松土壤,当池塘底层土壤疏松了以后,水体里的溶氧可以渗透底泥表层,使底泥里的硫化氢转化成无毒的含硫物质,降低底泥硫化氢含量,当池塘再次返底的时候,就不容易造成河蟹出现硫化氢中毒现象。
同时如果底部硫化氢已经很严重,需要及时处理,建议使用专效降低硫化氢产品,可使用“硫氢全能”/“硫氢倍净”、“菌酶全能”/“底互硫净”搭配“安进巨能氧”/“聚能氧”或“养水激活颗粒”/“双氧底互”,本品采用四层滚粒制造工艺,菌酶活性不受外界水环境影响,快速处理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高温养殖顽固问题。
2、定期使用光合细菌(“红螺壮”/“光肽肥”)。光合细菌可以吸收降解硫化氢,相比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降解硫化氢的效果会更好,而且光合细菌几乎不耗氧,使用后不会造成池塘缺氧。而芽孢杆菌一般耗氧量相对比较大,本来高温期池塘就容易缺氧,如果芽孢杆菌使用不当造成池塘缺氧,可能会导致硫化氢再升高。所以在高温期的时候,使用光合细菌是首选。当然,光合细菌含量高低、菌种不同都会影响使用效果。如果养殖朋友们不知道光合细菌质量如何,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镜检,菌种的含量、个体大小以及活力都是可以看出来的,当然最终还是取决于在塘里的使用效果。
3、高温期的时候慎重杀蓝藻杀青苔。一方面大量蓝藻或者青苔死亡以后,耗氧特别严重,容易造成池塘急剧缺氧,导致河蟹硫化氢中毒。另外大量蓝藻死亡了以后,蓝藻毒素会大量释放到池塘里面,对河蟹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高温期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杀蓝藻,尤其是一些水草不好或者没有草的塘口,不建议去杀蓝藻,一方面比有水草的塘口杀蓝藻的危害更大,另一方面杀蓝藻的效果也比较差,再一方面蓝藻即使杀掉了以后,反弹也是比较快的。
4、及时捞掉腐烂的水草或者青苔。大量的水草、青苔腐烂了以后,一方面会造成蟹塘急剧缺氧,另一方面会给池塘提供更多的含硫物质,容易造成硫化氢急剧升高,造成河蟹硫化氢中毒,危害是非常大的。建议养殖朋友们高温期的时候多巡塘,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四、硫化氢中毒的处理方案
如果塘里的硫化氢预防不好或者池塘管理不到位,导致河蟹出现硫化氢中毒损伤,应该怎么处理?
1、连续增氧2-3天或者更久(“硫氢全能”/“硫氢倍净”、“菌酶全能”/“底互硫净”搭配“安进巨能氧”/“聚能氧”或“养水激活颗粒”/“双氧底互”)。当塘里螃蟹出现硫化氢中毒的时候,要想快速解决硫化氢问题,就需要进行强力的增氧,尽可能延长增氧时间,持续增氧,多方位的增氧,比如进行改底、使用增氧药物、多开增氧机,让硫化氢尽快转化成无毒的含硫物质。因为硫化氢产生的条件就是缺氧,当池塘溶氧比较高的时候,硫化氢很快就会转化为其他含硫物质。
2、配合解毒(全塘泼洒“复合vc应激灵”/“酯化vc应激灵”搭配“解独应激灵”、“碧水全能”/“碧水倍净”或“安进激活”/“互渔激活”)。当塘里已经出现虾蟹硫化氢中毒的时候,增氧的同时配合解毒,可以有效减少伤亡。持续增氧以后,在溶氧比较高的情况下,硫化氢转化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再配合解毒相对会更快。解毒完了以后,虽然塘里可能还有一定的硫化氢,但是它的毒性相对会比较低。另外,很多解毒产品可以打破水体表面的张力,使空气中的溶氧溶到水体里面,也能起到间接增氧的效果。
3、强化河蟹的体质(拌料“复合免疫多糖”/“互渔免疫多糖”、“免疫促长素”/“互渔促长素”或“酶益添”/“维互渔”搭配“解毒保苷素”/“保苷素”)。当塘里出现硫化氢中毒,进行增氧、解毒以后,河蟹伤亡控制住了,需要强化河蟹的体质。
如果不帮助河蟹恢复体质,虽然塘里硫化氢的含量降低了,不会再造成河蟹硫化氢中毒,但是之前已经硫化氢中毒的河蟹,它的体质也遭到了一定的损害。对于一些体质好的螃蟹,体质可能会慢慢恢复过来,但是一些体质不好的螃蟹可能恢复的比较慢,对后续的河蟹蜕壳翻身、规格都有一定的影响,甚至遇到天气突变、温度升高,都会出现河蟹损伤。所以,这时候需要外泼一些营养物质,帮助河蟹快速恢复体质,促进河蟹快速吃料,减少后续的损伤。
关于河蟹养殖池塘的硫化氢问题主要还是重在预防,防大于治,希望以上内容对养殖朋友们会有所帮助,祝养殖顺利!